苏州拙政园以什么出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17:55:35
它是筑山,还是理水更出名啊??

苏州的拙政园应该是苏州园林的典范,在我去过的园林中,她的面积是最大的,而且景色相当的优美,那小山小水的韵味让我着实感受到了江南的山水之美,听说拙政园四季的景色各不相同,可惜我只观赏到她春之色,真希望还有机会去体验一下她的夏之色,秋之色和东之色.特别是她夏季时展现在池塘里的美丽荷花.
  拙政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园主为明御史王献臣。“拙政”二字取自晋文学家潘岳的《闲民赋》,园主人自谦故以此为园名。拙政园占地72亩,是目前苏州最大的古园林。拙政园历经400余年,后多次易主分割,现园中建筑与景观多为清晚期的风格,由中区拙政园、西区的补园及东区的归田园居三部分组成。

  在拙政园中,中区为全园精华所在,整体布局以水为中心,空间开阔,层次深远,建筑精美。主体建筑为远香堂,三开间单檐歇山,四面玻璃门窗,是主人宴待宾客的地方,在其中可尽揽四周景致。远香堂东南有枇杷园,内遍植枇杷、翠竹、芭蕉等植物,其院落布局疏密有致,装修精巧,怡淡朴素,富有田园气息,它还联系着听雨轩、海棠春坞等庭院,形成了庭院深深优美景观。枇杷园北有小山相联,上建有绣绮亭,在此可纵览中区全园景色。远香堂北,荷池对岸有杂石土山,上遍植绿树奇花,上建有雪香云蔚亭。中区西北建有四面环水的见山楼,登临其上可观虎丘胜景,亦可朝东南观全园景色。远香堂西南,有小沧浪水院,小飞虹桥飞架其上,分割了水面,并与小沧浪水间形成了一个虚拟空间,此处轩榭精美小巧,原为园主人读书之处。旱船在见山楼之南,三面临水二层,中悬文征明所书“香洲”二字。香洲以西为清新幽静的玉兰院。香洲以北,隔水相望为荷风四面亭,这里是东西南北交通汇点,又是赏荷闻风之佳处。

  拙政园西区原为吴县富商张履修所购,建成后称补园,占地12亩,中有四面环水小山一座,上建有浮翠阁,为西区最高点。西区主体建筑为三十六鸳鸯馆,分南北两部分,南馆宜冬居,北馆宜夏居。馆与凉翠阁隔水相对,西区东北有倒影楼、与谁同坐轩,坡形水廊临水相伴,互相呼应。西区西部建有留听阁,朝向正南,四面玻璃门窗,可环视西区全园景色。在西区东面近墙土山之上,建有“宜两亭”,在此东望可览中部水光佳色,而面西北,又可收西部景色于眼中,实为邻借山水风光的佳例。

  拙政园的东区,旧时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