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生吃的好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05:34:58
别废话,谢

泥鳅,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在医药上具有较高价值,中医认为,泥鳅味甘、性平,能调中益气、祛湿解毒、滋阴清热、通络补益肾气。《本草纲目》中记载,泥鳅有“暖中益气”之功效,能解渴酒、利小便、壮阳、收痔。生泥鳅外面的那层滑液能清肝、利胆、消炎,对肝炎、胆囊炎都有帮助,还能直接灭肝火,降虚火。
在马老师的书中,都有提过生吃泥鳅降肝火的例子,那怎么做生泥鳅才能吃的干净吃的放心呢?我们可以看一看下面的介绍。
1、泥鳅买回来后放在清水中,每天除去污水,换入清水,养上一周,待它排去肠内泥水污物后才可食用。
2、将泥鳅破开后,将泥鳅的头、肠子去掉,在流水下冲洗几分钟,彻底洗干净后再在干净的砧板上剁碎,生泥鳅没有任何异味,可以直接生吃。
生泥鳅不能多吃,毕竟寒凉,只要火消了就不要吃了。一般来说,肝火旺的人只吃1-2条就能消了肝火,量很小,是不易患上寄生虫病的,如果吃了3-4条生泥鳅后还是虚火大,就不只是肝火的问题了,说明内热大是身体里的寒湿重,经络不通引起的,就不要再用生泥鳅祛火了,这时候要用各种祛寒湿的方法,再配合食疗补血,火会慢慢消除。
并不是每个肝火重的人都要选择生吃泥鳅这种方法降肝火,对生吃泥鳅有担心的人,可以用马老师介绍的其他降肝火的方法代替。
生泥鳅有降虚火的功效,那煮熟的泥鳅呢?
已为人父母的可能都经历过孩子睡熟后出虚汗的状况,这时,就可以给孩子煮泥鳅汤喝,具有补气虚、暖脾胃、止虚汗的功效,适合因身体虚弱、脾胃虚寒、营养不良而盗汗的小儿食用,可以一周吃2-3次,有助于生长发育。具体做法是:取泥鳅3-4条,按照上面的方法洗净后,放入油锅内榨成微黄色,再加水和少量的葱、盐煮汤就可以了。
另外,还可以用泥鳅10条,放大蒜2头,洗干净后放在一起炖熟,不加盐喝,一天一次,连喝几天,可以消面部浮肿。夏天时将生泥鳅洗净捣烂后敷在腋下,连敷几天,可以治疗腋臭。

这一段马悦凌的《不生病的智慧》很畅销,书中讲的有生吃泥鳅的功效。同事有几个都照着书上的方法吃过。可以降火,效果很明显,好像还能祛斑。买的生泥鳅回去装在塑料袋里撒把盐使劲晃一会就死了,然后拿出来切去头,内脏很少,市场上买的养殖的泥鳅很干净,不像别人说的那么脏。如果看着没胃口吃不下可剁成肉末,闭着眼就吃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