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上的人该如何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23:13:52
生物学上人被定义为一种哺乳动物。那么请问哲学上人该怎么理解?人不是动物了吗?到底是按照生物学的人定义去理解人还是哲学上的人的理解去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人们?这是不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分歧所在?

单有自然科学没有人文科学的是动物,谈不上人;自然科学作为物质性,是人得以存在的第一性。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是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的。没有分歧,只是属性不同而已,例如病痛,看上去是自然科学,但又离不开人文科学,因为病人心理状况对病痛的治愈举足轻重。

哲学史上关於人的定义和学说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有我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外国哲学大辞典》中“人”条目的截图,你可以看看。

人是不是动物?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看语境吧。有时候我们把人和动物对列并举,那么在这样的语境中人就不是动物。
人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两种属性。而现实生活我们更优先考虑的是人的社会性。所以一般不应该仅仅从生物学的层面去理解人的定义的。
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区别主要在研究对象上吧。自然科学以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为研究对象。而人文科学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人文科学对自然科学的某些研究和发展确实存在抵制和反对,(比如伦理学对克隆人的生物技术的反对),不过这究竟是不是分歧呢?或者说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真应该抛弃人的社会性,单论人的自然性(生物属性)吗?

怎么说呢. 人确实动物,也许可以这样理解:人与狗,猫,马,其实是差不多的.

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是因为人更具有敏锐性,人有记忆(大自然中很多生物并不产生记忆这一能力),而且做过的事情还会产生经验(你可以看见猴子会很麻利的爬上爬下,这是经验);但是人有一件别的生物没有的,那是智慧.这个智慧,包括求知欲,懂得欣赏音乐,懂得欣赏电影,以及喜欢文学,喜欢文化.

(今天我教你用锤子去打一块铁,因为我一生都干这个,所以我富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是,更具智慧的人懂的并不仅仅是经验,而是技术.有经验的锻造师未必是合格的锻造技师,其中一个原因,技术师懂得一切原理,比如火的本质,对矿的了解更深刻,对锻造这门简单的东西更有宏观性. )

好了,扯得有点远.回到主题.
生物学上,有一种东西叫作生物节律曲线.它说:人每24天有一个情绪周期,一个人在这一个周期中情绪会从最好降到最不好,体力也有这样的一个起伏周期,智力也是.
所以,人是生物,人的体内一切都像别的生物一样,在运作.
只是,为什么人类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