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候补委员和正式委员有什么不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8:36:18
如题

当然不同。
正式委员就是中央委员,候补委员还不算中央委员,只是“预备”中央委员,在中央委员有空缺的时候,(如被打到、死亡等),可以考虑增补进去,成为正式委员。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党中央”),每届任期5年,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委员(一般简称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必须有5年以上的党龄,如果中央委员出缺,由候补委员按照得票多少依次递补。候补委员有列席中央委员会的权利,有发言权,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中国共产党早期设置大量候补委员,是为了解决中央委员出现缺额(比如牺牲、脱党)以及无法及时召开党代会的问题。建国后,外部环境的因素已经不存在了,候补委员更多的是干部储备和照顾少数民族等。比如少数民族,按中央委员的标准,基本上很少能进,但按照一贯的民族政策,又需要更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是人口占前10-15名的主要少数民族)代表参与中央会议,故安排在候补委员中。当选中央委员的多是省部级正职以上党员,当选候补委员的多是副部级的党员

一、政治权利不同:

中央委员有表决权,中央候补委员没表决权,

表决权是指一个组织的正式成员,在该组织就某一问题作决定时,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权利。在中国共产党内,一切决定均需由有表决权者,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作出。

二、两者身份地位不同:

中央候补委员是指一个党派或团体的中央委员会的候补成员、中央委员是指一个党派或团体的中央委员会的正式成员。

三、政治待遇(开会时座位)不同:

中央委员开会时的座位正对主席台,中央候补委员和列席人员坐两边、

扩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