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的解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7:47:04
结合儒家处世态度和现代理念 谈谈观点

如果没办法当丞相的,那就好好干个医生,悬壶济世。

"丞相"“医生”这两个职业都是拯救天下苍生所系

儒家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又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几个境界。
古代有根据士农工商分出贵贱,士也就是读书人在最上,但相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当上的,不为良相,也就是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士又不能不弘毅,那就只能退一步修身、齐家了。
而且为良相是治国,良医是治人,治国不成,退一步治人也凑合。
儒家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孟子),又有“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几个境界。
古代有根据士农工商分出贵贱,士也就是读书人在最上,但相不是每个读书人都能当上的,不为良相,也就是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士又不能不弘毅,那就只能退一步修身、齐家了。古代读书人出路少,不能当官的话,除了耕读,可选择的职业其实有限的很。要修身、齐家的话,没钱可不成。
而且为良相是治国,良医是治人,治国不成,退一步治人也凑合。
宋代养士三百年,读书人太多,但官位有限,没当上公务员的人怎么办呢?恰好宋朝皇帝多善医术,而且对弘扬医术很有兴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便是宋朝流传开来的。

我想,相是治理国家的。
如果不能做一个辅助君王治理好国家的好丞相,
最起码也可以做一个救人疾病的好医生。
大概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