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阴盛中“色,受,想,行,识”分别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19:29:00

瑜伽二十七卷十四页云:谓蕴有五。则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此复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总名色蕴。云何受蕴?谓或顺乐触为缘诸受,或顺苦触为缘诸受,或顺不苦不乐触为缘诸受。复有六受身。则眼触所生受,耳鼻舌身意触所生受。总名受蕴。云何想蕴?谓有相想,无相想,狭小想,广大想,无量想,无诸所有无所有处想。复有六想身。则眼触所生想,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想。总名想蕴。云何行蕴?谓六思身。则眼触所生思,耳鼻舌身意触所生思。复有所余除受及想诸心法等,总名行蕴。云何识蕴?谓心意识。复有六识身。则眼识、耳鼻舌身意识。总名识蕴。
二解 集论一卷一页云:何因蕴唯有五?为显五种我事故。谓身具我事,受用我事,言说我事,造作一切法非法我事,彼所依止我自体事。杂集论一卷三页云:于此五中,前四是我所事。第五即我相事。言身具者,谓内外色蕴所摄。受等诸蕴受用等义,相中当说。彼所依止我自体事者:谓识蕴,是身具等所依我相事义。所以者何?世间有情,多于识蕴计执为我;于余蕴计执我所。
三解 集异门论十一卷一页云:五蕴者:一、色蕴,二、受蕴,三、想蕴,四、行蕴,五、识蕴。云何色蕴?答: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色蕴。云何受蕴?答:诸所有受,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受蕴。云何想蕴?答:诸所有想,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想蕴。云何行蕴?答:诸所有行,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行蕴。云何识蕴?答:诸所有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劣,若胜,若远,若近;如是一切,略为一聚,说名识蕴。如彼卷一页至十二页广释。
四解 法蕴足论九卷九页云: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苾刍众:有五种蕴。何等为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是名五蕴。云何色蕴?谓诸所有色,一切皆是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是名色蕴。云何受蕴?谓诸受、等受、别受、受性、受所摄,是名受蕴。复有二受,说名受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