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超屠城一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8 06:26:27
翻了翻三国志,没有看见“屠城”这样的字眼。那么马超屠历城(还是冀城?)这件事情史书哪里有记载?

你说的是《三国演义》中,马超丢了冀城,回到历城“尽洗城中百姓”这一段吧。
史书上从未见过,罗贯中经常这样瞎编的,不能当真。而且照他所说,马超那时“剩得五六十骑”,历城尚有守军,就算措手不及,也不至于让几十个人屠城吧。

有情有义锦马超

英雄小传
??马超(176—222),字孟起,羌族,右扶风茂陵人,乃马腾之子。汉室封马超为卫尉、都亭侯、偏将军。马超举兵攻打曹操,因曹操离间韩遂而失败,投奔张鲁,后又归顺刘备,迫使刘璋投降刘备,拜平西将军、前都亭侯,后升左将军。刘备称帝后拜马超为骠骑将军,兼凉州牧。马超去世时年仅四十七岁。死后追谥威侯。

??煮酒话谈
??在三国学术界,素来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而在三国武将排行榜上,“一吕二马三典韦,四关五赵六张飞”,马超也仅屈居温侯之下。由此可见,马超之勇猛非凡。小说《三国演义》中,也以此为突破口,重点勾勒了马超的勇猛形象,不论是赶杀曹操,还是挑灯夜战张飞,读来都让人热血沸腾,可就烈酒而下之。
??然而,成也《三国演义》,败也《三国演义》!罗贯中在读者心中所塑造起的马超,只是一个勇而无谋、视人命如草芥的冷血杀手。读者往往只看到一个屠城的马超,一个莽撞的马超,而不是那个站在猎猎战旗下,横戈跃马,所向披靡的锦马超。
??历史上的锦马超究竟是怎样一个人物?笔者将借助时人的评语,为广大读者还原西凉锦马超的真实面目。
??一、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心。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记曰: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以囊囊其足而战,破斩援首。”,短短十一个字,便令一个勇猛无谓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而另一段关于马超的评语:“骠骑奋起,连横合从,首事三秦,保据河、潼。宗计於朝,或异或同,敌以乘衅,家破军亡。”同样令人热血沸腾,痛饮而歌。由此可见,马超之勇猛形象。由于马超是羌人,加之又勇猛善战,深得羌、胡之心,所以年纪很轻,便“统众,遂与韩遂合从”,进逼潼关。
??《益州耆旧传》记曰:超勇而不仁,见得不思义,不可以为唇齿。陈寿也评价道:“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惜哉!能因穷致泰,不犹愈乎!”由此,有人便批评马超冷血无情,甚至说是马超逼死他家人的。但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