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物价是下降还是上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9:24:52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物价是下降还是上升?罗斯福新政中有没有进行企业国有化?

农产品价格很低,以至于万恶的资本主义要焚烧粮食稳定农产品价格。物价并没有怎么上升,经济危机表现在失业,企业开工不足,社会无法运转。罗斯福新政中没有进行企业国有化,而是招了大量失业人员参于公共设施建设,让他们有活干,有钱拿,通过发展军工弥补企业开工不足,让企业有定单接,员工有工资拿。最终,人民有了钱,就去消费,消费导至企业发展,与是经济危机就过去了。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物价是下降,是人们生活质量下降,影响人们的生活。
  1929年上台的总统胡佛是一位靠个人奋斗起家的“美国英雄”。他在竞选演说中对人民许诺,“美国人家家锅里有两只鸡,家家有两辆汽车”。但由于胡佛在经济领域顽固奉行自由资本主义经典理论,在随后到来的经济危机中应对无力,从而使他的诺言成为一张永远无法兑付的空头支票。当年10月24日,一场经济危机风暴席卷美国。这次危机使生产下降的幅度之大,波及范围之广,失业率之高,持续时间之长,都是前所未有的。
从10月29日开始的一周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为了维持农产品的价格,农业资本家和大农场主大量销毁“过剩”的产品,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做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使这条河变成“银河”。到1932年,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至少13万家企业倒闭,占全国劳工总数1/4的人口失业。城市中的无家可归者用木板、旧铁皮、油布甚至牛皮纸搭起了简陋的栖身之所,这些小屋聚集的村落被称为“胡佛村”,意在讽刺胡佛总统。除此之外,流浪汉的要饭袋被叫做“胡佛袋”,由于无力购买燃油而改由畜力拉动的汽车被叫做“胡佛车”,甚至露宿街头长椅上的流浪汉身上盖的报纸也被叫做“胡佛毯”。纽约大街上流行这样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通货紧缩,物价下降。

物价很低,可看一本书《光荣与梦想》

物价被太高,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