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文《论语六则》各自表达了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17:03:48
比如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什么的?
课本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的
《论语六则》那几条是学习方法、那几条是表达学习态度的?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第一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表达了做人的基本方法;
2、第二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表达了学习的基本方法;
3、第三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表达了学习态度;
4、 第四则: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表达了学习态度;
5、第五则: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表达了教与学的正确方法; 6、第六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表达了学习的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学习态度,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修身做人.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学习方法.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习方法.
4.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是学习态度.
5.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是学习态度.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学习方法学习态度.

“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要学思结合
譬如为山。。。”:学习要持之以恒
三人行....":要多向他人请教问题

哪六则

表达了作者对孔子的敬仰之情

专心一点啦

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