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军一定要从山海关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9:04:13
我很疑惑啊,为什么清军一定要死攻山海关呢,皇太极不是能绕过山海关攻向北京吗,这不是也劫掠了很多东西吗,还有到底这算不算袁崇焕失职呢,皇太极的进攻路线到底在不在袁崇焕的进攻路线呢?有没有高手能给我一张关于这次进攻的清军路线图呢,小弟是相当疑惑啊!
写错了,把“进攻路线”改为“管辖范围"

皇太极以前入关有好几次是从北京密云的长城进的,但是密云山区山路崎岖,特别不好走,尤其是古北口一带,如果是几千到一万的小股军队劫掠还可以,但好几十万的大部队就不容易进了。

袁崇焕是辽东镇的总兵,而北京密云长城归属蓟镇总兵管辖,长城总共分为九镇,从辽宁丹东老虎山到山海关属于辽东镇管辖;山海关到北京居庸关归属蓟镇管辖;居庸关到张家口归属宣府镇;张家口到山西偏关归大同镇;偏关到神木归榆林镇;神木到宁夏杀虎口归固原镇;杀虎口到嘉峪关归兰州镇;另外还有内长城:北京居庸关至山西偏关归属真保镇。

皇太极本来就没有死攻山海关啊,是从大安口进关的。他是饶过山海关攻向北京的。饶道的目的是当时的山海关总兵赵率教忠于明朝,不愿通敌,且山海关号称“天下第一关”,易守难攻,所以要绕道。 至于袁崇焕,他不是什么辽东总兵(总兵是武官,袁是文官),袁的正式官职是“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副都御史督师蓟、辽、登莱、天津军务”,简称“蓟辽督师”,蓟镇全部属于袁崇焕管辖。 实际上,皇太极能够成功破口,以及顺利突破蓟门天险,进军北京,都和袁崇焕有关。蓟门天险是北京的最后一道屏障,明清军在此相持不下,皇太极越不过。这时,袁崇焕赶到了,他把赶来增援的总督刘策的军队调离前线,然后过了两天,皇太极的几万大军就顺利越过天险,直扑北京了。 至于皇太极的大军是怎么过的,当时有一种说法,民族英雄徐石麒在奏折中说:“崇焕阳主战而阴实主款也,甚至杀东江毛文龙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许,遂嗾奴阑入胁款,仍戒以弗得过蓟门一步,崇焕先顿甲以待。是夕敌至,牛酒犒劳。夜未央,敌忽渝盟,骑突薄城下,崇焕师反殿其后。”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说 “袁崇焕表面主战,暗中议和,甚至杀掉毛文龙以换取满清的信任。后来崇祯不许议和,袁崇焕就劝说满清入关逼迫朝廷议和,但是约定清军不许越过蓟门(他也只是想吓唬朝廷,并非存心招寇)。清军到了以后,袁崇焕拿出牛肉和酒来招待他们。但到了晚上,清军突然违反了约定,越过蓟门,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反而落在后面。 ” 由此看来,袁崇焕的问题肯怕不是失职这么简单,而是在通敌了。不过乾隆大兴文字狱以后,亲自为袁崇焕翻案,将对袁崇焕不利的明朝史书全部烧毁。幸亏一些汉人先民冒着满门抄斩的危险,保存下来一些明朝史书,一些汉人先民带着史书流亡日本,好比朱舜水先生那样(朱舜水先生也认为袁崇焕卖国,在《朱舜水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