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三一八事变背景及经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3:09:25

三一八惨案
1926年3月,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军张作霖作战期间,日本于3月12日以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大沽口并炮击大沽炮台,被国民军击退。日本竟联合英、美、法、意等八国公使,于3月16日向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撤除大沽口国防工事等最后通牒,称为“大沽口事件”。3月18日,北京群众5000多人,在李大钊等人领导下,在天安门举行国民大会,反对八国通牒。大会通过决议,要求废除《辛丑条约》及一切不平等条约,立即撤走在天津及各地的外兵外舰;惩办大沽口事件的祸首等。会后又举行请愿,当队伍来到执政府门前时,段祺瑞竟下令卫队开枪镇压请愿群众,当场打死47人,打伤150多人。这次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4019268.html

背景: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的国民党军队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经过:1926年3月18日,北京发生了“三一八”惨案。

天津大沽口事件后, 日本联合英美等八国于3月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撤除津沽防务的所谓最后通碟,激起中国人民极大愤慨。

1926年3月18日, 中共北方区委组织北京总工会、学生联合会等60多个团体和80多所学校共约5000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国民大会”,抗议日本军舰侵入大沽口、炮轰国民军,声讨英美日等八国无理通牒中国的罪行。大会决定:通电全国一致反对八国通牒,驱逐八国公使,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撤退外国军舰,电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