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目 关于《新青年》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0:57:06
考试题目叫我解释
1“文学研究社”
2“创造社”
3“湖畔诗社”
本人不知道该怎么答 请大家帮忙
尽量简单明了 清晰准确
谢谢大家

这三个都是解放前的进步积极的文学团体,由一些进步作家组成。具体解释如下:
1、文学研究会: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文学研究会的会刊是《小说月报》。文学研究会奉行的原则是:“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文学研究会在反对封建主义、反对鸳鸯蝴蝶派的游戏文学方面采取了一致的态度,不仅反对旧礼教,也反对旧文学,但会员们在建设新文学的具体主张上意见并不一致。文学研究会十分重视外国文学的研究介绍。他们的目的一半是为了介绍外国的文艺以促进中国新文学的发展,一半是为了介绍世界的现代思想在介绍外国进步的现实主义文学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

2、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

3、湖畔诗社 :现代文学社团。1922年 3月在浙江杭州成立。成员为冯雪峰、应修人、潘谟华、汪静之4人。稍后,有魏金枝、谢旦如(澹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接着五卅运动发生,因各人思想变迁,湖畔诗社便不复存在。他们的作品以抒情短诗为主,表现了新文学运动初期刚刚挣脱封建礼教束缚的天真烂漫的青少年对美好自然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憧憬,独具一种单纯、清新、质朴的美。

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行,这类题目不好做,适当写点就会给分的.自己怎么理解就怎么写就是了.大胆写就是了.
以下仅供参考:
文学研究社:把“为人生”作为文学主张。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关注社会,关注底层,面向大众。 创作手法以现实主义的描写方法为根本。把对黑暗污浊社会的不满,渗透于现实本身的细密描绘和深入剖析之中。
创造社的特点:
1、在内容上以侧重自我表现为主,较少客观描绘。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带有浓重的主观抒情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