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07:25:16
我想要篇论文.
关于

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的论文,

需要3000字,大家帮帮我噢,

先谢谢拉..
或者是

论马克思的政治立场,

都可以,.

根据我国国情来看,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并结合自己的历史经验作出了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
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是依靠党的群众路线,我们党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和一切事业根本标准,强调只有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目标。江泽民同志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提到讲政治的高度,明确提出,从根本上说,政治问题主要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物质承担者和载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既高扬了人民群众创造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的历史主体地位,又高扬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享有者的价值主体地位。我们党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归根到底是为了把广大人民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这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充分反映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统一,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提出了新的理论要求。

从西方观点来看,现代西方国家中一种反对列宁主义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与欧洲各国共产党内,最初是共产国际内部一种“左”倾思潮,在受到共产国际的批判后,在党外发展起来。创始人为匈牙利的卢卡奇·吉厄尔吉、德国的K.科尔施和意大利的A.葛兰西。这股思潮在开始时没有自称或被称为西方马克思主义。1955年,法国存在主义思想家M.梅洛-庞蒂在《辩证法的历险》一书中,强调西方马克思主义同列宁主义的对立,并把前者的传统追溯到G.卢卡奇在1923年发表的《历史和阶级意识》。在这以后,人们就广泛地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