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与人格障碍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04:19:50
强迫症与强迫性人格障碍区别

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从早年(儿童甚至幼儿期)就表现出过度追求完美、计划性、过度整洁、过分注意细节、行为刻板、观念固执、怕犯错误等性格特点。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症状有现实性,有时这些行为对患者的生活或者工作有一定的正面的帮助。
而强迫症的症状往往是荒谬的、强迫观念往往是某种内在焦虑的外在表现,强迫行为只能够缓解内心的焦虑,对患者没有帮助,常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患者往往为这些行为感到痛苦,极力消除却不能。
强迫性人格障碍患者在压力下会表现出类似强迫症的症状,但在压力缓解后这些症状又会基本消失,少数会发展成强迫症。
一个强迫症患者可以在病前并没有强迫性人格。
强迫性人格障碍和强迫症在治疗上都不容易,后者可以采取药物治疗,前者药物治疗无效。

人格障碍

简介
·人格障碍的分类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人格障碍治疗
·各种人格障碍的特征及治疗方法

简介

概述(人格障碍泛指一切心理障碍。这样应用时人格障碍就成了精神症状或精神疾病的代用词。严格意义的人格障碍,是变态心理学范围中一种介乎精神疾病及正常人格之间的行为特征。)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监袱、福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Langer和Michael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较最高层大三倍;Leightons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大三倍。

人格障碍的分类

常见类型有反社会型人格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