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流和电压的理解性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1 13:50:06
“伏打证实,只有通过不同类导体的接触才可能产生‘电动势’。他又发现产生电循环的本质条件是必须由两种不同的第一类导体(金属)和第二类导体(潮湿导体)组成回路。”怎样理解这里的“电动势”和“电循环”呢?

电动势:electromotive force (emf):
电路中因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电能所引起的电位差,叫做电动势。用字母E表示,单位是伏特。在电路中,电动势常用符号δ表示。
原理: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性质的重要物理量。电源的电动势是和非静电力的功密切联系的。非静电力是指除静电力外能对电荷流动起作用的力,并非泛指静电力外的一切作用力。 非静电力有不同的来源。在化学电池(干电池、蓄电池)中,非静电力是一种与离子的溶解和沉积过程相联系的化学作用;在温差电源中,非静电力是一种与温度差和电子浓度差相联系的扩散作用;在一般发电机中,非静电力起源于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即洛伦兹力。变化磁场产生的有旋电场也是一种非静电力,但因其力线呈涡旋状,通常不用作电源,也难以区分内外。
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板移到正极板时要对电荷做功,这个做功的物理过程是产生电源电动势的本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反映了其他形式的能量有多少变成了电能。因此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是能量相互转化的过程。电源的电动势正是由此定义的,即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与该电荷电量的比值,称电源的电动势。
公式:E=W/q(E为电势能)
E=-U
物理意义:由上式可知,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时所做的功。
区别:电动势与电势差(电压)是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前面已讲过,电动势是表示非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正极所做的功;而电势差则表示静电力把单位正电荷从电场中的某一点移到另一点所做的功。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其实“电动势”就是我们平时所谓的“电压”,但电动势不全都指的电压。通俗地说,就是“电动势”是电源的电压。

“电循环”这个概念现在很少在物理学中使用了,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