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夏感 夏天的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18:54:09
根据1.2.3节内容,风别用四个字归纳作者所描绘的夏天的特点。
作者为什吗喜欢夏季?有什么言外之意?
夏天的特点要用四个字归纳。

夏感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
2能够赏析文中精彩的句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的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3.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出作者对夏季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体会文章生动准确的语言特点,感受其语言魅力
2.注意对比手法在文中的运用,体会它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看一看,这是属于哪个季节的画面。(播放相应图片) (夏季)
教师提示: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内涵,春有春的风情,夏有夏的韵律,秋有秋的色彩,冬有冬的个性。每个人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感悟------
2 读一读,出示王维的一首诗《苦行》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请用词语描述诗人眼中的“夏”。
回答:怨夏
教师提示:当代著名作家梁衡的眼中,“夏”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梁衡先生的散文《夏》,看一看梁先生喜不喜欢夏。
(二) 落实基础
1作者介绍
梁衡(1946-)山西霍县人。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档案系。长期在基层当记者。现任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作协会委员,全国记协常务理事。主要从事散文创作、散文理论研究。作品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96年在《佛山文艺》上发表散文《忽又重听“走西口”》获《美学》、《文学自由谈》、《佛山文艺》三家联合举办的“心系中华”散文征文优秀奖。有散文三篇《晋祠》《觅渡,觅渡,渡何处》和《夏感》入选中学教材。主要著作有《新闻三部曲这》(三卷)《数理化通俗演义》(两卷),散文集《名山大川》《人杰鬼雄》
2写作背景:
梁衡先生笔端的《夏》是他作为中央报纸的记者多年驻节在黄河流域所亲密接触的夏。这凝重厚实的黄土地,哺育了我们的民族,润泽了中华数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把黄土地之夏,作为自己纵情礼赞的典型观照物,就不仅有其熟悉生活的意味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