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别人的个人信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2 22:22:44
最近一个骗子冒充公司招聘,要取了我的简历和身份证复印件和三张照片还有我的家庭住址电话和我的一个联系人电话。请问这个骗子能用这些资料做什么对他有利或对我有害的事情。

你的简历\身份证复印件\照片还有家庭住址\电话和联系人电话都是个人隐私.
骗子骗取这些资料应当主要是卖给信息公司或卖给某些单位发送广告信息之用,当然也可能心理方面变态,日后对你进行骚扰,当然这方面的可能性较小.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些是你的隐私权.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我国《宪法》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民法通则》第一百条 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条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修改稿)158.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160.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今年8月2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了刑法修正案(七)草案议案,拟对泄露公民个人信息严重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目前我国法律对隐私权的保护主要在民事方面,缺乏一部全面规范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专门法律.
如果对你的名誉权造成了侵害,你可以到当地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精神损失等。
另外,情节严重的侮辱诽谤行为是构成犯罪的,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告诉的才处理).

会做很多事情,例如你的银行卡不会太保险。

这个说不准的,也许不会怎么样,也许会用你的身份证...

身份证复印件能做的事情不是很多,你最好通知一下家里和你那个朋友,如果有陌生人让寄钱的话先联系你。

伪装成你的电话,诈骗你的家人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