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绝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7 08:26:30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问题:1.诗的第1.2两句写了春天4种景象,其中“欲”字,运用( )的修辞手法,赋予花朵( )的特点。
2.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请分析这首诗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注释: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
  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
  美丽的鸳鸯睡在沙上晒太阳。
  迟日:指春天。
  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湿又软。
  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时常双双出没。
  【赏析】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美好动人的景色。第一,二句大处着眼,视野开阔,描写了自然界的大环境。诗的开头突出“迟日”,统领全篇。正因为春天来到,才会出现“花草香”“泥融”“沙暖”等现象。后两句生动地描写了两种可爱的动物,写燕子的动态,显出春意繁闹;鸳鸯的静态显得悠闲自在。动静搭配,相映成趣。这首诗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自然流畅。
  【中心思想】这首诗抓住阳光、江山、春风、花草及其香味、燕子和鸳鸯、泥融与沙暖等特有的春天景物,给读者描绘了一幅明丽纷繁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暂居草堂的安适心情,也表达了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欢悦情怀。
  绝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可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健。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宋人赵与□《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朱熹激赏其诗,所使用的标准是有无“蔬笋气”,实际上是宋代诗学理论探讨的问题之一。苏轼在《赠诗僧道通诗》中说:“语带烟霞从古少,气含蔬笋到公无。”自注:“谓无酸馅气也。”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这一命题。他评唐代司空图“棋声花院静,幡影石坛高”二句说:“吾尝游五老峰,入白鹤院,松荫满庭,不见一人,惟闻其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也。但恨其寒俭有僧态。”(《书司空图诗》)便明确表现了这一倾向。他的对僧诗蔬笋气的反对,也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