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的过来帮哈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2 01:14:37
最近
准确的说是那天生物课
老师讲生物课的时候讲到衰老
虽然老实不停强调
细胞的衰老与生物体的衰老是两回事
但是突然就想到老 想到死了
然后就陷入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

因为似乎没有这么认真地想过死

人死了不能复活
那么我所有珍贵的记忆

我现在所有触碰过的
闻过的
看见过的
听见过的
也就都消失了

最难以接受的是
也就再也没有我了
以后发生的所有所有都不会知道也无法知道了

那种就像被丢进深渊的感觉

不知道大家17 18岁的时候
有没有想到这些
我记得我很小的时候也想到过
当时怎么克服的忘了
这次再想起来 真的很难面对
最近一个星期都困扰着我的。。。
大家帮下忙教我怎么摆脱这种心理
我需要一句话道破的那种感觉。。
回答里面提到周恩来的那个有点像了 但是似乎还是没有点透啊
我不知道我说清没有

我就是需要一个 不再恐惧的借口

比如吧
我就安慰过自己
想这么多 就是上帝嫌我虚度时间在提醒我
而天天降大任于我看我能不能经受恐惧的考验
(请原谅被迫有些自负哈)
但是仅仅可以消除一时恐惧而已。。。似乎过一会儿又来了
就不停的想
然后就像有个回答的说的
越想时间过得越快了。。。

死亡是一种解脱,不知道你听过这样一句话吗:你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是哭着的,而你的家人是笑着的;你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是笑着的,而你的家人是哭着的。顺其自然,按其规律,一切都不会可怕。呵呵!生死还那么重要吗?
当你恐惧死亡的时候,你是不会死的,当你不恐惧时,感觉死亡是种解脱时,你就离死亡不远了。

生只是一个开始死只是一个结素,一个结素就代表着下一个的开始.用佛教的经文也可以说成是色即是空 空即是色这句佛经名言,包含着很深的哲学思想,一般人包括文人们喜欢以此开玩笑,认为色就是指女人,空就是虚无或乌有.说和尚看破红尘,把女人看做是虚无或乌有,便出家做和尚了.其实色并非女色,空也非虚无乌有.要认识此言的真正含义,还得从佛教的基本教义说起. 佛教的教义,主要是所谓的"四谛",即苦、集、灭、道。苦、集二谛阐明人生的本质及形成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具体地说:
1、苦谛是人生在世看着是苦,人生有“生、老、病、死”等多种苦,以及无数的烦恼。
2、集谛是对造成痛苦和烦恼的原因的分析,认为宇宙万物及现象不能独立存在,而是由多种因素集合而成。既然如此,那所有实体便没有单独的“自性”,不但具有”自性“而且具“共性”,佛家称为“诸法无我”,并且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的,称为“诸行无常”,这便是空的主要内容。
3,灭谛是佛教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涅盘。达到熄灭人生苦难烦恼,超越生死轮回。(注意,超脱生死并非等于是轻生,佛教是看重生命的)
4、道谛便是通往涅盘之路。方法归纳为“戒、定、慧”。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原来四句: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是佛教的重要思想,简单的说色是指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而这些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空,上面说到是产生现象的多种因素和缘由,是事物的本质。比如说,一篇文章要呈现在读者面前,首先需要人的思想,纸笔,及传媒工具,不能单独成立,说白了,文章这种表象就是“色”,而产生这种“色”的因缘,诸如人的思想、纸等便是“空”,人如果不想写文章,或没有纸笔等这种空,便不会产生文章这种“色”而我们的每个人的个体也信赖于父母的因素,以及所看所想所食的种种关系而成立的。所以,色非女色男色,空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