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念初三了,对学习无法投入.一直沉迷网络,退学又不肯,在学校又不好好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23:40:09
我是小孩的妈妈,但在国外工作,小孩沉迷网络,如何才能戒掉?心理难过的要命.

初中的孩子很难哦。因为这个年龄就是最叛逆,最难劝的时候。劝是肯定劝不动的。
靠推心置腹的谈话基本是不会有效果的,因为毕竟是两辈人,年龄相差太远,阅历和心理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他又正处在一个最不听话的年龄,顶多有一点暂时的效果,睡一觉又全都忘了。因为不是一个思维方式,所以您就是把心掏出来,他也看不懂。
根据我上初中的经验,我觉得最核心的问题是让他相信:学习不是一件可怕的事,考个好成绩对他来说不是问题,他有成为好学生的能力。
因为逃避学习、沉迷于别的事情,还是由于一种对学习的自卑。因为越丢越多,越赶越赶不上,所以学习的信心越来越差,而且我们习惯上总是把学习描述成一件充满艰辛的事——刻苦、勤奋、努力、寒窗苦读……本来就赶不上,一看困难这么大,他只好放弃了。
所以,关键是您能让他树立自信,让他相信学习没那么复杂,跟聪不聪明也毫无关系。学习就像洗脸刷牙一样,只是一种生活习惯,不是一种天赋,也不是一种爱好。只要天天学,就肯定能考好。不是一定要有好的记忆力、聪明的脑袋——初中那点东西,根本不用动脑子,也不用去“爱”它,就是一个习惯问题。凭他的能力,完全没问题。
一个人看起来干净,是因为他天天洗脸——并不是他“爱”洗脸,仅仅是因为他有这个习惯。同样,尖子学生的成绩好,不是因为他们“爱”学习(除了个别的圣贤,没有人会把学习当作爱好),只是因为他们天天学习,他们形成了这个生活习惯。
如果要求一个人放弃现在的爱好,马上培养出一个新的爱好——而且这个爱好充满了艰辛,需要强大的毅力——别说中学生,我们也做不到。但是,如果只是培养一个新的生活习惯,那就容易多了。虽然本质上是一回事,但是心理上的障碍就会减轻很多。
当然,最好有一个人跟他谈一谈,但绝对不是您。
可以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大学生,或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是同一个年龄层,眼光又比他远,共同语言多,能说到点上。还能在无形中起到榜样的作用.
也可以是一个年长一些的老师,但不是他的任课老师——任课老师或年轻老师,在孩子心目中一般没有威信,分量不够。只有年长的老师,第一能在气质上让他信服,第二教育孩子有经验,第三心态比较宽和。一个稳重、慈祥、有经验的人来开导他,既能起到教育的作用,又不会给他造成压力。效果会比父母好的多。

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