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题:道德与法律哪个更重要 我方选择为"法律更重要", 急求辩论资料与技巧,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0:28:07

法律是理性化的法律,具有明确性

在现代的社会,由于价值的多样性,很多领域会出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法律对于很多空白的领域,“法无禁止则权利”,很多情况如果以道德的名义,甚至会出现“无法无天”,文革时可谓没有法律,搞大民主,结果社会想搞最道德的社会,结果是什么呢?

一个现代的社会最重要的是一套规则,法律就是规则,依法治国可以更快促进中国走向法治,强调道德反而可能会致使中国又倾向“人治”

如果对方举例说类似合理不合法的事例,就说这是个伪命题,因为“法律应当建立在正义公平的基础上”“恶法非法”

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的道德。
现实中,道德不能以违反法律作为代价.
你认为失去了道德和失去了法律,哪个更可怕?
法律和公正,若要选一样。二者皆可抛!

  1. 法律具有权威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一套权威性的行为准则。法律由国家制定颁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法律规范是最高的行为规范,而道德规范不能凌驾于其上。

  2.  法律具有强制实效性。这是法律和道德同为规则,彼此效力却不同的根本所在。道德只能凭借舆论批评、良心谴责来约束越轨者,却不能对其实行强有力的制裁,并为受害者提供有效的救济,而法律却具备这些作用。

  3. 法律具有普遍适用性。改善社会风气需要协调一致的步伐,正是法律把人们的行为纳入同向一律的轨道,正所谓“一民之轨莫如法”。而道德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不同阶层,甚至不同民族都有自己不同的道德标准。“坐而论道,只能独善其身;行而有法,方能兼济天下!”改善社会风气,让我们高举法律的大旗。

法制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犹如人的双脚,离开那一支都无法行走。但是我们不能机械的认为自律就是道德,他律就是法律,并由此来讨论:道德重要还是法律重要?
自律是依靠自我约束自己行为的“内因”表现;
他律是依靠外部力量强制约束自己行为的“外因”表现;
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他律能否起作用或者起多大的作用,要看自律的程度。
所以,从整体上讲社会秩序的维持主要靠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