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阁成员是怎么产生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1:11:24

英国政治中的内阁制是长期演变的产物。早在中世纪的末期,协助君主进行管理并向君主提出建议的“国王大委员会”中产生了“枢密院”。1540年,枢密院正式成立。最初“枢密院”成员约20人,主要由国家官员和王室成员组成。在一般情况下由国王主持会议,并定期召开。会议内容是讨论政府的重大问题。到了斯图亚特王朝时期,枢密院成员越来越多,非常庞杂,活动不灵便。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工作,并且在枢密院成员之间就某些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以便向国王提出,渐渐在枢密院内部形成了一个小集团,由一些最有势力的枢密院成员组成。他们把一些重要的权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查理二世在位时,常把这些少数重要的大臣召集起来,在自己私人的房间(cabinet)开会,征询他们对政府一些重要政策的意见。国王也根据他们的建议来制定政策,而不再去召开枢密院的全体会议,原来的枢密院变成了有名无实的机构。安妮女王时,有些大臣虽被撤职,但在名义上仍然是属于枢密院的成员,女王也不去将这些人从枢密院中除名,因为枢密院实际上已形同虚设。

到威廉三世统治时,国王经常与枢密院中这个小集团在一起开会,以征求他们对一些政治问题特别是外交问题的意见。本来,威廉三世并不赞成召开内阁会议,他在位时期曾有一年完全未召开过内阁会议,而把军事、外交权力掌握在自己手中。①但因为他经常离开英国到荷兰去,而把治理英国的任务交给王后玛丽,而玛丽缺乏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经验,当时又正值英国同法国进行战争之际,所以不得不召开内阁会议,以征求大臣们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威廉三世也强调指出,当他不在国内时,“所有的重要事务,无一例外都必须于王后在场下的内阁中进行讨论”。②这种会议仍在一个小房间(cabinet)中举行,人们开始称这种会议为内阁(cabinet)会议,意即在小的密室中举行的会议。这时,内阁成员一般为9—16人,他们之间是否能取得一致意见并不重要。内阁成员的人选,也常常由当时在政府中掌权的大臣如桑德兰、施鲁斯伯里和马尔波罗等操纵。他们向国王提出人选,由国王指定。政府中的一些高级官员都力图参加到内阁中并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到安妮女王时,内阁会议的召开已有固定的日期,当时一般都是在星期日举行,参加人员也渐渐固定为少数几个高级大臣。这几个大臣本来也是内阁会议的一般成员,但是在内阁会议开会时,为了使会议更有效、更有准备,他们就事先举行碰头会,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