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启年间的“奢安之变”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9 04:18:15
好像是苗族起义啥的~

明末,西南民族地区爆发了两次以彝族土司为主力的少数民族叛乱——"奢安之乱"和"沙普之乱"。它们对西南民族社会影响深远,甚至直接影响了该地区历史发展的进程。为了剿灭两次土司叛乱,明政府不惜动用数省兵力和财力,极大地牵制了明朝抵御后金进攻和镇压中原农民起义的军力和物力,致使明朝陷入了三线作战的境地,在三者的交迫之下最终走向了灭亡,因此,西南的两次土司叛乱是促成明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这两次土司叛乱都是以彝族土司为主力,时间上有所联系,事件上彼此相因,由此,本文试图对两次土司叛乱进行比较,探究他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性及相似之处,以期能揭示明末清初西南民族社会复杂背景中的一个切面,也希望对明亡清兴历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明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战事频起,至熹宗初年不仅后金大兵压境,辽东事紧,且有西南农民起义和土司反叛活动愈演愈烈。奢安事件即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奢崇明系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系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四川、贵州大土司。天启元年,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反抗。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大规模交战持续9年。战乱中,四川巡抚徐可求死难,贵州巡抚王三善死难,西南大将之冠的总理鲁钦兵败自刎,贵州总兵阵亡于贵阳城下。最后被明末大将朱燮元平定。
叛乱中,贵阳被围半年,兵民相食,据传逃入贵阳城内四十万,最后吃到还剩2万多人,总兵张彦芳公开组织杀人,人肉四斤值银一两。
叛乱的首脑水西安氏家族从后汉建兴元年至满清康熙37年,世长水西,共1474年。在水西根基深.历史悠长,四方联姻,兵力最强,地域最大。以往西南平叛,明朝无不依靠水西.就早奢安之乱20多年的杨播之乱来说,没有安氏,光凭庸碌的黔兵,贵阳早就陷落了.

明后期社会矛盾尖锐,战事频起,至熹宗初年不仅后金大兵压境,辽东事紧,且有西南农民起义和土司反叛活动愈演愈烈。奢安事件即明末彝族土司奢崇明、安邦彦发动的反明战争。在贵州又称安酋之乱。奢崇明系四川永宁宣抚使、安邦彦系贵州宣慰司同知。奢、安均系四川、贵州大土司。天启元年,明朝廷调水西及永宁兵赴辽东作战而激起反抗。战争从天启元年至崇祯十年,前后持续17年,波及川黔云桂四省,死伤百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