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原因及发展状况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15 16:34:30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其起因大致有三个方面:
  一、北宋初年,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统治阶级追求享乐,征歌逐舞;文人们则多承袭晚唐五代绮靡文风,竞写浮艳空洞的诗赋以点缀升平,竟至有“西昆体”出现。这种一味追求形式华美、内容空洞的文学倾向,严重脱离社会实际,与北宋社会发展的形势很不适应,引起人们的强烈不满。进步的诗人、作家都要求改变这种文风,恢复韩柳的古文传统和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二、北宋中期,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日趋严重,政治上革新变法的呼声日益高涨。宋仁宗时,出现了范仲淹在他的政治改革中即包含有对文风的改革,他不仅建议统治者“敦喻词臣,兴复古道”,而且以自己富于现实主义精神的创作实践抗击“西昆体”的文风。王安石更主张文贵致用,要求文学切实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发挥其社会职能。由此可见,诗文革新运动是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完全是与政治革新相呼应的。
  三、宋代理学家们重道轻文,要求用简便的文字宣传理学,反对堆砌辞藻典故而内容空虚的“时文”与西昆诗风。这和诗文革新家们的主张虽然有很大差别,但反对西昆诗风的态度却是一致的。这对诗文革新运动也起了促进作用。

  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是经过许多人的共同努力才最后完成的。运动发展过程大致分三个阶段:
  一、酝酿阶段:太祖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从理论上批判宋初浮靡卑弱的文风。运动的先驱柳开以继承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为己任,强调“道”的作用,提倡“古其理,高其意”的古文。但他在实践上未能收到巨大实效。王禹 则不仅进一步明确文章应是“传道而明心”的工具,而且写了许多具有人民性的诗文名篇。这一时期在理论上虽然还不完善,创作实践也才刚开始,但却树起了恢复韩柳古文传统的旗帜,拉开了诗文革新的序幕。
  二、完成阶段:真宗、仁宗时期。这一时期理论与创作并举,运动达到了高潮,并取得了胜利。穆修、范仲淹、孙复、尹洙、石介、梅尧臣、苏舜钦、欧阳修等先后投入诗文革新运动,形成了强大的作家队伍,同西昆派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在创作上,杰出的散文作品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诗歌方面,苏舜钦、梅尧臣的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悲惨生活,大胆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表现强烈的批判精神。特别是作为当时文坛宗师的欧阳修,他的诗文或揭露时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