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温下为什么有奥氏体不锈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4:43:15
奥氏体只有在727°以上的高温区才存在。
为什么在常温下会存在奥氏体不锈钢啊·??
请教一下高手们啊!

奥氏体:
碳溶解在γ-Fe中的间隙固溶体,常用符号A表示。它仍保持γ-Fe的面心立方晶格。其溶碳能力较大,在727℃时溶碳为ωc=0.77%,1148℃时可溶碳2.11%。奥氏体是在大于727℃高温下才能稳定存在的组织。奥氏体塑性好,是绝大多数钢种在高温下进行压力加工时所要求的组织。
那为什么在室温这种低温环境下也可得到奥氏体组织呢?原因就在于奥氏体不锈钢含有大量使奥氏体区扩大的合金元素Ni(镍),而镍抑制铁素体的产生,从而使得在室温下钢的金相组织成为奥氏体组织。根据Fe-Cr系相图,如Cr大于13%时,不存在γ相(奥氏体相),此类合金为单相铁素体合金,在任何热处理制度下也不能产生奥氏体,为此必须在内Fe-Cr二元合金中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以扩大γ相区即奥氏体区,而Ni是最有效元素,Ni元素添加使得合金允许更高的铬含量,而不产生铁素体只产生奥氏体。

我认为原因有两点:
1、冷却速度的影响:奥氏体在急冷时,来不及转变为贝氏体、珠光体等组织,从而使奥氏体一直保持至室温。
2、合金元素的影响:当加入奥氏体形成元素(如:V、Si、Al等)时,将扩大r相区,从而使奥氏体稳定至室温。

奥氏体不锈钢: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

  1. 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

  2. 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不可能通过相变使之强化,仅能通过冷加工进行强化。如加入S,Ca,Se,Te等元素,则具有良好的易切削性。此类钢除耐氧化性酸介质腐蚀外,如果含有Mo、Cu等元素还能耐硫酸、磷酸以及甲酸、醋酸、尿素等的腐蚀。

  3. 此类钢中的含碳量若低于0.03%或含Ti、Ni,就可显著提高其耐晶间腐蚀性能。高硅的奥氏体不锈钢浓硝酸肯有良好的耐蚀性。由于奥氏体不锈钢具有全面的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各行各业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