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和意识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1 09:13:27
按我的理解,大体上来说,意识是人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感知的能力.

如果要使计算机也具有意识的话,那么相当于是软件具有了意识.按照目前软件的发展来看,软件是通过算法和编程代码实现的,其核心就是算法.而算法是人类本身对客观世界的数学物理的抽象表达和描述.我看不出有任和可能通过算法实现自我意识的可能性.如果这个结论为真,那么通过算法和编程来实现的电脑软件将永远不可能具有和人类一样的意识能力.

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又是意识问题。
如果意识是不能被数学物理来解释的一种现象,那是什么东西呢?
我认为意识不过是一个增强的回馈系统。任何系统都可以用计算机来模拟,也就是可以用算法来描述。一个石头没有意识,因为它的运动一定是外力的作用。越高级的动物,他们的行为越呈现出非外力因素。原因就是神经系统的信号在内部反馈加强。当反馈信号可以达到“无中生有”的时候,意识就产生了。
巧妙的地方就在信号产生不受外部条件影响。只有神经系统达到稳定状态才能有此能力。我认为意识不一定人类才有,有神经系统的动物都有一点意识。现代的神经网络也有意识。只不过它还不够复杂到能告诉你它的感受。要达到那种水平,起码需要记忆子系统,认知系统,感觉系统,语言系统,等等,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情。

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就是关于人工智能的,希望我的看法对你有用。
人与其他类属的区别之一是人具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思想,这是动物和其他物品包括仿生产品所不具备的。
诚如你所说,计算机以及其他程序产品都是在人编写的指令下工作的,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严谨复杂的编程和算法使它们具备一些简单的判断能力,比如说机器人的避障系统,但是,其前提是计算机或者是机器人不具备思考的能力,它们动作的执行是在一系列的条件语句作用下而产生的,通过各种传感器它们可以感知外界的光线、热度、地面状况等因素,但是如果人不在编程中写入处理指令,它们无从感知也无所谓产生相应动作;
人的意识产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人的神经网络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的一部分,现在关于神经网络软件的技术也已经很成熟了,但是,没人能声称自己的软件可以替代人体天然的神经网络,因为软件不可能替代意识,安装了软件的机器可以有只能的行为,却永远无法具备产生意识的功能,这就是软件永远无法替代人的原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加严谨的编程和合适的算法可以赋予计算机更智能的表现,但是,却永远无法使计算机完全替代人的作用。

这个问题具体论述起来就不是一句两句话或者三五百字能解决的了。但是现阶段已经成熟的一种算法就是模糊算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简单意识的雏形。意识本身还包含有学习新的反应方式的问题,就这一点来说,如果有足够庞大的数据库和运算能力,计算机将接触到的所有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