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鹅耳枥介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4 11:56:27
普陀鹅耳枥介绍,找特点。

落叶乔木,高达14m,胸径70cm。雌雄同株。雄花序短于雌花序。1930年钟观光教授在浙江普陀山海拔240m处发现,1932年郑万钧教授鉴定并定名为普陀鹅耳枥,除仅有的一株标本树外,此后未在其他地方再有发现。国家一级保护濒危种。
普陀是著名佛教圣地,参观过普陀庙寺的人不会忘记那庙宇院内的一株大树,称为普陀鹅耳枥,它之所以远近闻名,乃是因为那是仅存的一株,被定为国家级保护植物。普陀鹅耳枥连同普陀大庙成为游览普陀的重要风景点。
普陀鹅耳枥属落叶乔木,高14米,胸径60厘米。树皮较光,灰白色。叶互生,卵状椭圆形,长4.5-7厘米,宽3.5-5厘米;羽状叶脉直到叶缘锯齿顶。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生于一年生枝,下垂。雌花后果序长2.5-3.5厘米,下垂。果苞不对称长卵形,内侧具一小裂片。小坚果卵圆形,长5-6毫米。
普陀庙中唯一的植株应倍加保护自不待说,保护的另一举措就是本树的结种研究及大量繁殖。杭州植物园已试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