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课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01:16:39

我国现行税收制分为流转课税、所得课税、资源课税、财产课税和行为课税五大类。 其中流转课税(又称商品课税),是指以商品交换和提供劳务为前提,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

商品流通是复杂的,国家在制定商品税制时,必须考虑税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考虑税收收入,考虑征管的便利等,诸如下列问题:1.课税基础或课征范围是选择几种消费品,还是包括全部消费品,抑或包括消费品与资本品?2.课税对象应包括哪些商品?课税标准是课税商品的销售总收入,还是从总收入中扣除某些项目后的销售收益?3.课征环节是放在产制阶段,还是放在批发阶段或零售阶段,更或是放在一切交易转手之间?4.课征方法是以企业为单位,就其一定时间内课税商品的销售收入或营业总额课税,还是分别各种不同的商品在其产制、批发、零售或进出口等阶段,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环节课征?这些问题的选择,决定商品课税的类型。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无数种商品和劳务形式,每一种商品,从生产到消费,要经过无数次流通。对流通过程中的商品进行课税,首先应该研究商品的性质及其用途、流转环节等,以便确定课税基础、课税对象、课征环节、课税标准和课税方式等问题。只有确定了课征范围,才能确定是对全部商品课税,还是只对部分或特殊商品课税;只有确定了课税对象,才能确定课税的商品和课征标准;只有确定了课税环节,才能有选择地对停留在产制阶段、批发阶段或零售阶段的商品课税;也只有确定了课征方法,才能使征纳双方及时、准确地保征税款的上缴。要正确建立商品课税制度,必须研究商品课税的类型。

根据马斯格雷夫的观点,商品课税分为13种形式。

商品课税的类型表12-267#

商品课税制度,历经几百年的改革完善,至今大体有商品税类型表中的13种形态。

可从横向和纵向方面分析商品课税类型表。从横向看各种税的不同课税基础:第一栏是以全部消费品为课税基础;第二栏是以选择的某些商品为课税基础;第三栏是以消费品与资本品两者为课税基础。第一栏的课税基础等于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消费部分,第三栏的课税基础等于国民生产总值;第四栏不是指第一栏或第三栏各项最后产品,而是包括每一单位产品在生产和交易连续不断过程中多次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