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场中最可爱的人》,寻答案,追+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17:22:48
火场中的最可爱的人
⑴火场最重要处是火线,火线最关键处是火头,而武警战士,就搏斗在火头上。
⑵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战士啊,大的十八九岁,小的只有十五六岁,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他们的教导员王松林告诉我:在死守秀峰二支线时,这些战士每人背负20—30公斤,迎着火头上。风力灭火机震动两个小时,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们敢冲、敢拼、敢和火头正面搏击——用十几台风力灭火机把几丈高的火头撕开缺口,10分钟内就把火头掐住。
⑶那是何等的骇人的搏斗,在与大火相距一米处搏击,打着打着,有什么东西贴在脸上,一摸,原来是硬盔已被烤化,手一捅一个窟窿。
⑷前面的人用风力灭火机打火,由于离火距太近,会被烤得皮化肉焦,于是,有人用水抢往扑火者身上喷水,水喷上就被烧干,干了再喷,就这样边喊边喷边打,身边雾气腾腾,可人还是烤得受不住。
⑸站着打,斜着打,在低矮浓密的马尾松中人穿不过去,就把灭火机伸出去,躺在地上打。有的战士12个小时没下火线,手勾不动灭火机了,一头栽倒在地,累得想爬都爬不起来;临来时背着的水壶,谁都没舍得喝一口,都浇到倒木上了(不浇灭扑熄的倒木,马上在身后就会烧起来),渴得嘴唇像兔子嘴一样,裂几道口子。岭北水金贵,渴得实在耐不住了,就把草皮子扒开,把脸在草棵子上阴一会;脚窝里渗出一点儿水,忙把手帕浸湿,拣出水里的虫子,喝一口。
18、通讯往往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来提示人物的精神面貌。请说说第⑴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

19、第⑵段中划线的句子表达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20、作者用了哪个细节,具体地写出了武警战士与火头搏斗的“骇”人?(2分)

21、第⑸段划线处描写的是人物的外貌,作者运用这个形象的比喻是为了突出什么?(2分)

22、作者写战士极其干渴的目的是什么?(2分)

23、找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句子,并作适当的分析品味。(2分)

写武警战士在火势最凶猛、最危险的环境中搏斗,更能表现出勇敢无畏、舍己为人的精神。
对战士们的热爱、崇敬、赞美。
“硬盔被烧化”的细节,写出搏斗的骇人。
突出了武警战士干渴的程度,显示出他们所承受的巨大痛苦。
表现他们奋不顾身、公而忘私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