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题a ~!!帮帮忙~!超简单就是我自己懒了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0 13:54:08
初一语文 15课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天净沙 秋思}
这四首诗的 作者 按所处年代排序 已经 他们的时代背景~!!!最好用简洁的语言 表要 废话一大堆
现在OK了吧~虽然分不是很高~~~我看你是不会做~不会惨什么热闹~~~闲人一锅!~
知道是什么叫 排序么 排序啊!~~~~~~!!!!!!!!!!!!!!!!
真让人失望撒!~·~

1楼的不愿意答8要说废话,拿分了就赶紧走人,说话干净点!

《观沧海》 作者:曹操(155-220) 三国
背景:是征乌桓时所作。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临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次北固山下 作者:王湾(公元693年~751年) 唐代
背景:当是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诗人一路行来,当舟次北固山下的时候,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

钱塘江春行 作者:白居易(772--846), 唐代
背景:白居易少年时代就对杭州神驰向往,他由忠州刺史改任杭州刺史,终于实现了这一夙愿。长庆四年夏,他又改任苏州刺史。在杭州任职的六百天里,诗人不仅带领民众筑堤浚井,为地方做了不少好事,而且也饱览西湖的山光水色,写了许多吟咏西湖风景的诗篇。

天净沙 秋思 作者:马致远(公元1250年~公元1321年) 元代
背景: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没分子鬼做= =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毫州)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 军事家 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次北固山下:选自《全唐诗》。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现在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
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现在属山西)人。唐代大诗人著有《白氏长庆集》。
天净沙 秋思:选自《全元散曲》。天净沙,曲牌名。马致远,生卒年不详,元大都(现在北京)人,著名戏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