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下《李小龙传奇》电视剧里的故事哪些是真实,哪些是改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1:00:09
本人十分崇拜龙哥,想从每个角度去了解他,知道的朋友请告诉我,谢谢

电视剧嘛,肯定有创作成分,稍嫌夸张一点。

李小龙的父亲李海泉为粤剧四大名丑之一,母亲何爱榆为富商何甘棠(何东爵士胞弟)千金,是文学家兼收藏家。李小龙有两姊(秋源、秋凤)一兄(忠琛)及一弟(振辉)。
妻子琳达(Linda Lee Cadwell)为其诞下儿子李国豪和女儿李香凝。

生平

1939年李海泉偕妻子及三个儿女从香港远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演出粤剧。翌年1940年11月27日在积臣街医院(Jackson Street Hospital)诞下李小龙,取名“震藩”,含有“震惊藩邦”之意,又因避讳祖父之名字“震彪”,故把“震”改为“振”,名为“振藩”。1940年为庚辰年,中国人称为龙年,且小龙生于辰(龙)时,后呼应其乳名“细凤”有艺名“小龙”。李小龙只有3个月大就在旧金山当地拍摄的粤语文艺片《金门女》中亮相。李小龙跟随父母返回香港后,1949年在香港入读德信学校,再转读喇沙书院及圣芳济书院。

摩罗街店铺出售李小龙电影海报1946年至1959年期间,作为电影童星的他在香港出演了18部粤语文艺片,包括:《细路祥》(1950年)、《人之初》(1951年)、《苦海明灯》(1953年)、《慈母泪》(1953年)、《父之过》(1953年)、《千万人家》(1953年)、《危楼春晓》(1953年)、《爱》上下集(1955年)、《孤星血泪》(1955年)、《守得云开见月明》(1955年)、《孤儿行》(又名《苦命女》,1955年)、《儿女债》(1955年)、《诈癫纳福》(1955年)、《早知当初我唔嫁》(1956年)、《雷雨》(1957年)、《甜姐儿》(1957年)和《人海孤鸿》(1959年)。此外,李小龙酷爱跳Cha-Cha舞和养狗,是有名的“舞痴”,少年时期曾获全港Cha-Cha邀请赛冠军。

李小龙自幼时身体较弱,其父为了儿子体魄的强壮,在他7岁时便教其练习太极拳,以锻炼身体。

14岁时,李小龙拜叶问门下学习咏春拳,授业师兄(相当于教练)为有“讲手王”之称的黄淳梁。李小龙在咏春拳方面的几乎所有理论以及拳法均授自黄淳梁。此外,他还练过洪拳、白鹤拳、谭腿、少林拳、戳脚、节拳等拳种。1957年夺得香港校际拳击比赛少年组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