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透镜放大缩小物体像的实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5:04:46
我也知道课本上讲的透镜焦距与物体距离之间的成像变化规律。但是,我不明白的地方是:凸透镜成现放大倒立的实像时,为什么会放大?而不是呈现和原物一样大小的像?我是这样想的,比如物体上每个点发出的光线直接照在墙上不会有像是因为每个点的光线混在一起所以在墙上混合了,当将凸透镜放在物体前物体上每个点的光线经过汇聚又分开了在墙上汇聚成点所有点就组成了像。我认为汇聚后只能和原物一样大,但现实不是。按我想的,当在墙上汇聚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时,是因为重合的光线被透镜汇各自聚后分离了,因为每个点的光线在没汇聚成原物点的大小时已经不重合了就能在墙上成像,如果我在将物体透镜一起向远离墙的方向移动,应该看到墙上的像的每个点的距离变大而每个点的大小变小,墙上的像看起来像是每个点都扩散开整个图像分散了,因为光线进一步汇具了点变小了。但是,实际不是这样而是透镜和物体同时移动就看不到像了.
好像我没说明白,

你把透镜和物体同时移动,那么透镜对物体的成像点就不在墙的位置了,各点的光线再次混合,当然就没有像了,除非你也调整了物体与透镜的距离。
透镜成像的实质就是从物体不同点出发的光线在透镜另一侧分别聚合,计算中关注的则是分别以透镜两个焦点为顶点的相似三角形。
物体被放大不奇怪,想一想,物体的一点发出一道穿过焦点的光线,到达透镜时会在透镜中剖面的什么位置?放大的倍数不就是这样,由物体到焦点的距离跟透镜的焦距的比例决定的吗

本质是因为光的折射现象,画出光路图就明白了

光线进入透镜时,根据折射定律要向透镜光轴方向偏折,射出透镜时,根据折射定律,还是要像透镜光轴方向偏折,然后就继续沿直线传播,当同一个点射出的光经过两次偏折后还能够汇聚到一点,那么就形成了这一点的像

周围的物体对于晶状体来说,在视网膜上全成放大或缩小的像吗? 手里拿一个凸透镜,伸直手臂通过它观看远处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 开普勒望远镜成放大的像还是缩小的像? 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在距离凸透镜40米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图像的放大 缩小 1.当物距U与焦距F满足 时,物体经透镜能够成正立,放大的虚象. 物体从远处向透镜靠拢时像的变化情况 用放大镜往窗外看,看到的物体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 光学照相机拍摄近处物体的时候是缩小还是放大光圈?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物体距透镜30cm,像距透镜10cm.则此时的相是___,___的___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