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氮黄吡啶溶肠片的药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30 14:51:59

药理:
药效学
在肠道内被该处细菌分解为磺胺吡啶与5-氨基水杨酸。磺胺吡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小, 作用主要在活性的5-氨基水杨酸,后者能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起消炎作用。
药动学
口月后部分在胃肠道吸收,通过胆汁可重新进入肠道(肠-肝循环)。未被吸收的部分被回肠末段和结肠的细菌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与磺吡啶 ,残留部分自粪便排出。5-氨基水杨酸几乎不被吸收, 大部以原形自粪便排出, 但前者的N-乙酰衍生物可见于尿内。磺胺吡啶可被吸收并排泄, 尿中可测知其乙酰化代谢产物。血清磺胺吡啶及其代谢物的浓度(20~40μg/ml)与治疗效果有关。浓度超过 50μg/ml时具毒性, 故应减少剂量, 避免毒性反应。磺胺吡啶及其代谢产物也可出现于母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