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生产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5:12:02
汽车是大批量生产的产品,生产上尽可能实现“三化”以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其“三化”是指什么?
这里的三化是指在生产中采取的手段,而不是实现的结果,应该比较明显吧!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针。与这一方针相适应,笔者认为,汽车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应重点抓好“三关”,努力实现“三化”。
第一,过好宏观调控关,实现小排量化。
小排量化符合我国《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也符合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在欧洲,1.4升以下的小排量汽车的市场份额高达70%左右。在日本,1.0升以下的微型汽车约占汽车总销量的2/5。在与我国同属发展中国家且国情比较相似的印度,微型汽车已成为主流车型之一。2003年,印度共生产81.5万辆轿车,其中75%是微型轿车。
今年一季度,由於国内油价的不断飙升,小排量轿车受到市场的追捧,成为拉动汽车消费的“主角”。这是一个可喜的开端,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要实现汽车的小排量化还存在或明或暗的政策限制。打破这种政策限制,“十一五”规划应当有所作为。
第二,过好可持续发展关,推广柴油化。
我国轿车市场基本是汽油车的一统天下,但在欧洲,柴油轿车的普及率不断上升。和汽油车相比,柴油车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节油。我国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年汽油消耗量在4000万吨左右,且还在不断攀升。因此,大力发展柴油轿车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汽车“十一五”规划中应体现这一点。
第三,过好技术创新关,实现环保化。
目前,汽车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中国的家庭。随著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安全、环保、排放等问题越来越突出。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坚持技术创新。以推广柴油轿车为例,笔者认为,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应该在鼓励推广柴油轿车的同时,积极引导汽车及相关行业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努力提高柴油汽车制造技术,改善柴油及机油的品质,并鼓励柴油汽车加装颗粒过滤器。

参考资料: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