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 --课后阅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26 07:39:32
1)窗户上面为什么有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2)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3)作者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尾?
4)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

1 因为这选自主角苏轼游赤壁时所做的前后赤壁赋
2 因为主角是苏轼
3 因为船舱没人,没什么好介绍的。而船头、尾人多,需要着重介绍
4 造型小巧,技术精湛,选材布局好

1,因为这十六个字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中的
2,从主到次
3,先从上而下,后从前到后。更有条理
4,体积小,内容丰富,布局巧妙,惟妙惟肖

1.这篇文章主要就是反映苏轼游赤壁的场景,从上文的“盖大苏泛赤壁”可看出。而这十六个字引自苏轼的赤壁赋与后赤壁赋。
2.因为苏轼是这个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3.一:因为船舱突起,窗户又能开关,引人注目;
二:窗上刻有诗句。
4.一是用料体积极小;
二是所刻事物繁多;
三是所刻事物情态毕备。

1)因为这十六个子是苏轼的前后赤壁赋中的
2)因为当年苏轼游赤壁时没有另两人啊
3)先从上而下,后从前到后。更有条理,不是吗?
4)体积小,内容丰富,布局巧妙

苏轼<后 赤 壁 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似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干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子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
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前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