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400米的成绩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8 09:54:12
本人高三.17岁.身高181.体重65kg.今年人生第一次跑400米跑54秒几.当时没助跑器.请问想跑52秒多.应该如何训练.应该注意什么.
ps:我是问可不可以.还有怎么训练和跑的时候应注意什么.
复制的就不用回勒.

一、引言

400米跑是短距离跑中距离最长、最难跑的一个项目。运动员要在这个项目上取得优异成绩,不仅需要具备高水平的身体训练水平和良好的意志品质,还应具备卓越的速度、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的素质,以及出色的跑的技术和合理的体力分配。

9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结构、机能认识越来越深刻。训练观念、结构、负荷、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对400米跑训练本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而清楚400米跑的训练本质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我们确立正确训练指导思想,科学设计训练结构,准确选择训练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和控制训练负荷。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和控制运动员潜在的产生能量的能力,并使其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提高竞技能力。

二、供能特点

美国著名运动生理学家福克斯曾指出:“训练计划应该选择能发展运动专项中主要利用的能量系统的供能能力。”因此,要制订一份较为科学、合理的400米跑训练计划,就需首先明确该项目的供能特点。

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存在有三个不同途径的能量生成来源,所组成的能量供应体系,就是我们所说的三个供能系统,即ATP-CP系统(也称磷酸原供能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和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互不相关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

美国学者格拉德罗、戴利、莱克等长期对400米跑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时,其能量来源于:1、高能磷酸化合物的分解(占30%~35%);2、无氧糖酵解过程产生的ATP(占55%~60%);3、有氧代谢过程产生的ATP(5%~10%)。由此可以看出,运动员在400米跑时需要最多的是无氧糖酵解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这可从运动员在400米比赛后发生明显的乳酸中毒现象中得到证据。

德国学者金德曼和柯尔的研究表明,400米跑成绩在45.5秒以内的世界水平的运动员,其跑后的最高血乳酸浓度同其他各种方式活动相比最高的,达24.97毫摩尔/升,同时PH值降至6.923(PH值降低意味着氢离子浓度上升)。施纳贝尔和金德曼二人的研究表明,径赛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乳酸供能能力;2、非乳酸供能能力;3、有氧代谢能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