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爵位、王位的继承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5/07 12:15:20
我国封建时代,在皇位、爵位继承时,毫无疑问嫡长子是第一,那如果他没有了,皇帝的弟弟、皇后生的其他儿子、皇长孙(长子的长子)三者继承优先度的排序是怎样的呢?孔府衍圣公是怎么排的?英国、日本怎么排?
也就是说建文的优先级其实应排在燕王后面?

建文帝的问题:
理论上是排在燕王的后面,但燕王排行第四,只有长子朱标死了,老二老三都活着,如果按长幼顺序排燕王朱棣第三,朱元璋为了不在儿子中引起争储的现象,“另辟蹊径”,因为立太子之长子[其实建文帝朱允炆是次子,母为侧妃,只不过太子朱标长子也早殇了]为储,这样诸王也没有很好的反对理由;传言,朱元璋曾有让朱棣即位之心,但苦于无法可依[朱棣之生母不是马皇后,要是真是嫡子,历史上可能就没有“清君侧”了],毕竟朱棣上边还有俩不太成器的哥哥[要真的能独当一面,历史可能又不一样了],总之按封建王朝的祖宗家法,燕王朱棣肯定排位在建文帝朱允炆之前,只不过朱元璋没用那个办法,找了一个看似不合情理但大家又挑不出毛病的办法。

希望你能满意啊。

·中国: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元明清之前基本都是这么排的,即嫡长子死了立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了就立长子;

元朝没有明确即位法,所以每次即位都很乱;不赘述;

明朝时期,祖宗家法是立长制,明万历皇帝不喜欢一王氏宫女为他生的长子朱常洛,想立宠妃郑皇贵妃之子,但是皇太后和大臣联合起来保护朱常洛,最后还是朱常洛登基,是为明光宗;

清朝初期,是四大贝勒议政,皇太极“南面独坐”之后作废;
后袭前朝制度,即“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可惜的是皇太极中宫皇后无子;长子之母是地位很低的继妃,没有母仪天下的资本,同时皇太极的宠妃宸妃的儿子又早殇;
最后在面临多尔衮“夺位威胁”的混乱之下,皇九子福临即位是为顺治帝;
之后康熙即位由孝庄太后钦定,康熙之后为了避免诸子争储,建立了“密匣立储”制,即皇帝把心仪的继承人的名字写在“密匣”里,放在光明正大匾后,以免皇帝猝死带来混乱;虽然如此,清朝皇帝在立储时还是多多少少参考了“子以母贵”的祖宗家法:
乾隆之生母为熹贵妃,在雍正那拉氏皇后和皇贵妃年氏去世后,位居后宫第一;
嘉庆之生母令皇贵妃,在乾隆后期,是后宫实际上的皇后;
道光之生母是嘉庆元皇后,是清朝唯一一位嫡子继承;
咸丰之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道光的第三位皇后;
同治之生母是懿皇贵妃,在当时的地位仅次于皇后[同治是咸丰唯一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