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医生,我妈妈手会一直抖,应该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18:57:42
我妈妈今年57岁,手会不能控制的抖动,而且有好多年的历史了。原来觉得没什么问题,也就一直没有注意过,可我发现随着她的年龄一天天增长,抖动的频率和幅度也增加了。
特别是她抬起手;或者拿什么东西的时候,抖得更厉害一些,拿重物更加明显。只是晚上睡觉的时候不会抖。
妈妈是先天性心脏病,20多岁做了心脏修补手术,手术很成功;四十岁左右患胆结石,切除了胆囊。她体型较胖,1米63,有76KG。一般周一至周五基本都锻炼身体。平时还算健康,身体体质一般,容易患感冒。然后,家里其它人都没有类似症状。。

说了几次,她都不愿去医院看,想先请教各位医生:
1、大概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后会影响妈妈的生活吗?
2、是否必须到医院检查?危害大吗?
3、平时生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或者自己能做些什么?

小弟叩谢!
感谢一楼,这些资料我搜过了,还是谢谢!

你好!首先祝你妈妈早日恢复健康!冲着你的这份孝心,以下我来给你谈谈关于“手抖”的问题。
1)症状分型
手抖分为生理性手抖和病理性手抖。
1. 生理性手抖动的幅度小而速度快,多在静止时出现,是一种细小的、快速的、无规律的抖动。生理性手抖常在精神紧张、恐惧、情绪激动、剧痛及极度疲劳的情况下出现,一旦引起手抖的上述原因消除,手抖也随之消失。
2. 病理性手抖,医学上称“震颤”;是指手不随意的颤动,常为永久性的。主要分为静止性手抖和运动性手抖两种类型。其中静止性手抖是肌肉在完全放松的情况下,即安静的状态下出现的手抖。这种手抖在睡觉时就可消失,手抖速度为4--6次/秒,比较有规律,典型的疾病如帕金森综合症。运动性手抖是只在运动时出现手抖,运动接近目标时抖动加重。如医生给病人做指鼻试验时,要病人伸直前臂;再用食指指自己的鼻尖;食指尖越接近鼻尖,手的抖动就越明显。运动性手抖无规律,抖动幅度大,受情绪影响而增强,常见于脑神经和上肢神经的病变。
2)病原处置
临床上引起病理性手抖的常见病有:上肢神经疾病与损伤、脑组织疾病和药物中毒性手抖。
1. 手抖是老年人的常见现象。两只手抖个不停,吃饭、写字都受到严重影响,令老人们非常苦恼。医学上将这种抖动称为震颤。震颤虽然表现为手的抖动,但病根多在大恼,因某种疾病使大恼负责运动协调功能的区域受到损害从而引起震颤。
2. 在临床上,震颤麻痹症、脑动脉硬化、中脑或小脑平病变、肝性脑病、药物中毒、痴呆等,都有可能引起老人手抖。据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蚕豆、咖啡,可有效地控制震颤。家人可以适当给老人多吃这两种食物。
爱心提示:建议及时去医院做相关检查,以便对症下药。
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不要辜负我的一片好意,及时采纳为答案。

我一小的时候就记得我奶奶的手抖,后来慢慢长大(因为我每天都和她一起吃午饭),她手是一直都抖的,尤其我们一起吃饭她手端碗的时候,看的都悬,不过碗从来没掉过...再后来,连带的脑袋也会随着手抖而抖,不过也没见她发病或哪里不舒服过,我也就从来不当回事。现在10几年过去了,我奶奶还是手抖头抖,2年前取过一次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她爱吃甜导致),其它也没什么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