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还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6 02:23:27

孔孟讲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要在讲忠恕之道。是一种人生态度。在对待别人恶意时,孔子认为“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在人生修养上,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应该不是孔孟提出的。(孟子认为在君臣关系上,应该也必须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但是这不是在自己人身修养上所提倡的)所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其本意也不能只理解为只是报怨。再者,中国的历史很长,出现几种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是正常的。如果把几种人生观或世界观混为一种学说,那出现矛盾是正常的。

因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也就是自己强加给别人的一定也是自己想要的,

所以你既然这么干了,肯定也是想要了,所以就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我以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普通人来说的,并不涉及人性的善恶.
而"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却是对恶人或曾伤害过你的人而言的.
对待的人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行为.

因为那个"其人之道"非我所欲,既然是我所不欲的事他施于了我,我自然要"还治其人之身"了.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