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运动论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14:40:16

运动论——解决物理学大统一、微积分的代数化(统一)、世界本源问题(哲学)。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点,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一刻也不能没有在自然的前沿探索的人。”熙国维就是这样一个理性、严谨、执着、勇于探索的人。
熙国维说,创造思维来源于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与共振,这种和谐与共振必须表现为有新的发展,在自己的新发展中有先人的积累与积累于先人之上、自身的独立的逻辑体系;它们必须以数学的形式相连或表达;简化先人的和自己的、简化到最简——“大自然存在着基本的和谐性与简单性”(爱因斯坦)。
熙国维的代表作《运动论》来源与马列哲学与中国古典思想的精髓——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数学形式化是辩证法的科学性决定的。而数学的思想、关系、语言、形式及符号从来就是逻辑的一种发展,即“数学是世界的对称”。辩证逻辑数学形式的产生,取决于三大规律与数学的关联,以“运动是绝对的”自然观代替“斗争是绝对的”社会观,表现自然事物更为贴切、准确,这是辩证逻辑表现矛盾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科学的新意,并取得“否定之否定数学形式”,因而得名“运动论”。
发现、确定、实践检验三大规律与数学的关联,做辩证逻辑的数学形式化,这就是《运动论》的核心任务。严格地说,这是一门重新认识世界,填补辩证法与数学间存在的空白的新学科。
它有具体的形式,哲学名称叫做“否定之否定的数学形式”,物理学的实践中叫做“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大循环”;它的数学函数形式叫做“超超越函数”。
1983年,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政府确立《运动论》研究课题。1984年,该课题获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优秀论文奖及吉林省辩证法研究会优秀著作奖,同年列入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
《运动论》解决了哲学、物理和数学的诸多问题。例如:在物理学中,求得与万有引力、电磁定律等价的另外14种力的定量定性公式,并首次将这16种力的定量定性公式统一于“时空质能大循环”图里;引力系数公式、物质质量公式,证明大自然自身才是“永动机”;在数学中取得素数与合数的判别、素数与合数规律、函数的导数(一阶)等于1,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微分、积分的问题;非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新途径、纳别尔数与阻尼振荡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