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文章(紧)!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31:53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族精神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由民族传统文化孕育而成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传统深厚,为民族精神产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华民族向来讲究厚德载物、自强不息,讲究协谐和合,讲究日新变通。但贯穿中华民族众多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一方面,人们牢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思想观念,培育和形成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如见利忘义、权钱交易滋长,国家意识、集体意识和互助精神、奉献精神淡漠等。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对民族精神产生重大影响。所以,越是改革开放,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越要重视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团结奋斗的精神风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

  要做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民族精神是一个历史内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传统和时代的统一体。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本质上是相一致、相促进的。

  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植根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今天的时代精神,从根本上说,是对我国积极汇入经济全球化的反映,即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坚持以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一意义上讲,时代精神蕴含在民族精神之中,两者是统一的。

  民族精神是一种历史的积累和沉淀,又是一个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和丰富的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民族精神表现为中华儿女为保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不怕牺牲,抗击外敌,百折不挠,努力实现民族解放,其间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