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燃气体超过爆炸极限就不会爆炸?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6 15:19:39
低于爆炸极限我能理解,但浓度高于爆炸极限的话气体不是膨胀的越大吗?为什么还不会爆炸呢?

好像你对爆炸极限的概念不是很清楚。这里是百度关于爆炸极限的定义,你看了就明白了。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2.5%~80%。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低于爆炸极限时可燃物量少了,反应产生的热少。气体体积膨胀不大;所以看不到爆炸。
高于爆炸极限时,助燃物质少了,产生的热也少,气体体积膨胀不大,所以也看不到爆炸现象发生。

10课堂上的爆炸

参观自来水公司后,小马对化学的兴趣高了起来。睡觉的次数少多了。但是,今天的事件,使矛盾又有了升级的可能。
化学课上,“大狗熊”做完氢气燃烧试验,又取出一个底部剪去的塑料瓶,瓶子的口部,用橡皮塞固定着一截尖嘴玻璃管。“狗熊同志”把玻璃管蘸了蘸水,联接在氢气发生装置上,底部朝下收集了一瓶氢气。然后单手持着瓶子,在玻璃管处点了火,做了个肃静的手势,面带诡异地说:“听好—”
小马对这一类事情最感兴趣,两只耳朵都要立起来了,却什么也没听到,同学们也一脸的不解。忽然,教室里发出“斯斯”的声响,还没找出来源,“banger——”(实在找不出能形容那种声音的汉字,按汉语拼音读吧)的一声响起,瓶子随即喷出长长的尾巴,并脱手而出,窜了起来。教室内立即传出女生特有的尖叫。

“预习xxx段,”大狗熊平静地说,但嘴角那掩不住的微笑出早就卖了他。过一会儿,同学们都看完了,狗熊说道:“谁有问题,可以提出来。”
“大…王老师。”偷偷看了看“大狗熊”,小马平静了下心情,接着说道:“为什么氢气和空气混合时,氢气必须在4%——74.2%之间,点燃才会爆炸?”
小马可真是小马,你这个笨蛋!还真以为大——王老师没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