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恶性肿瘤叫癌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4 09:06:49
我的意思是“癌”症为什么叫癌症?而不是叫绝症或者其他的,一般情况良性肿瘤就叫肿瘤,为什么恶性的就叫癌症了呢?

当初翻译的时候,在中医里找对应的词,符合的只有这个癌(原意岩石)。

  出《卫济宝书》卷上。症见肿块凹凸不平,边缘不齐,坚硬难移,状如岩石,故名(癌通岩)。
  希腊文的肿瘤(carcinoma),是一个医学术语,其定义为从上皮细胞所变化而成的恶性肿瘤。塞尔苏斯(Celsus)将carcinos翻译成拉丁文的Cancer,也就是螃蟹。另外盖伦则使用oncos 描述所有种类的肿瘤,而这也是现代肿瘤学命名的由来。
  19世纪起日本人将现代癌症翻译为“癌肿”。20世纪起中国开始使用这个词。
  其实中文的“癌”字最早出现于北宋1170年东轩居士着《卫济宝书》:「痈疽五发,一曰癌……」。南宋、杨士瀛着《仁斋直指附遗方论、卷二十二、癌》中,记载了癌的症状:「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由是簇头,各露一舌,毒根深藏,穿孔通里,男则多发于腹,女则多发于乳,或项或肩或臂,外证令人昏迷。」癌字从岩,岩即山岩,岩为岩的俗体字,古代癌、岩、嵓、喦、岩、岩通用,癌的本义和读音均同岩,传统中医学常用其本义本字「岩」作为病名,指质地坚硬、表面凹凸不平、形如岩石的肿物,是以形象命名的,例如乳岩(今之乳癌)、肾岩(今之阴茎癌)、舌岩(即今之舌癌),多归类于外科。
  在普通话中,癌症的“癌”字依造字规则应读作 yán ,但自1950年代之前开始,生活中“癌”字常读作 ái。这是为了避免口语中与炎症混淆而更动读音。在中国大陆1961年编修《新华字典》时为了同“炎症”区别,古时「岩」与「崖」同义,故借用与其互训同义的崖字为其音,推荐“癌”读 ái。所以今天“ái”的发音是唯一的正确发音。

  现代医学只有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才称为癌,其他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称肉瘤。

你好,从专业角度来看,癌症只是恶性肿瘤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症”。 具体来说,上皮组织包括被覆上皮和腺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其中,被覆上皮指那些覆盖于身体表面和衬贴在有腔器官腔面的细胞,如皮肤、消化管、呼吸系统及泌尿系统的上皮等;腺上皮则主要行使分泌功能,常见的如肝脏、胰腺、甲状腺、肾上腺等等。在“癌”里按上皮类型的不同,又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移行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等。比如食管癌多为鳞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