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港基隆》中三和五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7 14:47:02

我编的教材!给你参考下!http://www.soabc.net/list9/20074/106828.html
这个是图!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雨港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港的无限赞美之情。
这篇文章共8个自然段。1―2自然段描绘了基隆港的雨景瞬息万变的自然之美。3―6自然段通过描绘雨的形态和声音,赞扬了基隆港雨中的景色如雄壮优雅的交响乐。第7―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后的美丽景象。第8自然段描绘了基隆雨夜的壮丽、惊奇。
文章具体生动地描绘了基隆雨景的美。分别从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突出了基隆雨港美丽壮观的景色。作者还将雨的形态与声音的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雨港基隆的雨中景色描绘成了一种天然合奏的优雅雄壮的交响乐。而雨后景色描写,作者又抓住了岸上与海中的日光照射的不同景象进行描写,突出了雨后日出基隆绚丽壮观的景象。雨夜的描绘,作者更以小处着手,通过对海面各种船只上灯光和岸上路灯灯光的描写,展现出基隆雨景的美丽壮观和令人感到惊奇的特点。
要点提示
1.这篇课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语句极富感染力,教师可以在读中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的优美,培养语感。
2.文章语言流畅,语句简洁优美。教师可以让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入情入境,划分出基隆雨的急骤、雨景的变化莫测,雨中、雨后、雨夜的景象几部分,进一步感受雨景之美和壮观,与作者产生共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情感距离。
3.课文的第3、第5自然段是过度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让学生通过读懂课文来理解。
4.学习本课由细节入手、细腻简洁的描绘手法。
教学建议
1.教学时,通过汇报查找的相关资料,初步了解基隆港的地理位置,以及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作用,增加对基隆港的了解。
2.本文篇幅不长、语句优美,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书。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可以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读书。比如:品读――一边读,一边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