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伦理和哲学三者在中国文化中的功能比较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3 22:08:10
请问那位老师熟悉冯友兰的著作吗,希望能用冯友兰的来回答,谢谢

宗教和伦理是哲学范围内的一部分,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灿烂文化。宗教给人信仰,提供精神依赖感,缓解社会压力,其文化内涵是超现实的;伦理规范行为,提供社会规则,制造生活典范(君子,圣人),主要是孔孟之道,文化内涵是礼教,是平身立国治天下的道理,起到现实教化的作用。除此之外的中国哲学基本游离于社会生活与政治之外,可以说是非主流意识,但其文化价值不可小觑,文化内涵多与这些哲学家或文人骚客自身性格和行为方式有关联,形成很多流传甚广的传奇,配合他们的妙词佳句,呈现出中国文化中许多绚丽的奇葩,也为后世有志之士作出做出榜样。
界限不是很分明,三者之间可互相转化,如道家哲学后来衍生出道教,而一些朝代统治者重视宗教,宗教就变成了当时的伦理。

宗教,中国的宗教代表是原始的鬼神、祖先崇拜,墨家的一个方面,佛教,为了抗衡佛教儿创立的道教(楼下那位不知道这点,我给你发个且去读书牌)。总的来说,中国的宗教不发达,没有从宗教中衍生出哲学思想,对普通人的影响比较大,也比较杂。
伦理,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孟以及和他们相关性比较大的名教。伦理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大,影响也很深,是维持社会运转的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组成部分。
哲学,代表是老子,庄子,程朱理学。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部分,也是形而上部分,但对中国文化影响却没有伦理那么深,对艺术影响比较大,而且,程朱的哲学,一定程度上和伦理结合,论证伦理的有效性。
总的来说,这三个方面都是文化组成的重要部分,相互之间也有影响。
用冯友兰的观点来回答?我们都不是冯友兰,呵呵。不过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和中国哲学简史可以看看。

2008世界青年,我在悉尼感受了天主教的魅力。很多信仰者都是青年人,很多都是漂亮女孩。整个天主教的庆典活动就像是一场大PARTY,一场时尚音乐会,一次狂欢节,给人的感觉就是时尚 动感,也不失温馨浪漫。教宗是个慈祥的老人 很有人格魅力。虽然是一场宗教活动,完全是商业运作。很时尚。每个人都参与进来,年轻人的狂欢节,艺术家的高雅享受。

为了抗衡佛教儿创立的道教

非也非也。
你无知就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