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又存 是什么意思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21:30:14
“ 存而又存” 是什么意思

存完了钱,赚了,又存!

由于“成之者性”的“性”指的是天道一阴一阳的摩荡,“各正性命”而产生的“性”,是天道之“性”,也就是通过品物流行,而化成天下万物,同时也成就的人之性,所以,在诠释“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时,虞翻曰:“‘成性’之谓‘成之者性也’。”李鼎祚疏曰:“天地消息,乾坤相续,易以坤成乾之性,故‘成性之谓成之者性也’。” [④] 虞翻之谓是从一阴一阳下贯化成之总体上说;李鼎祚之疏则仅就乾元上说。但是“成性”后面还有“存存”二字,笔者以为,“存存”是“成性”通向“道义之门”的桥梁。“存存”,“谓存而又存,不已之意也”。[⑤] 这是在说,《易》行乎其中而化成人之性,此性虽有元、亨、利、贞的端质,但是,吾人仍需终日乾乾,不断地存、养这种由天命下贯而来的“性”,才能最终进入“道义之门”。《周易折中》引吴慎曰:“道义之出无穷,犹《易》之生生不已也,然未有不存存而能生生者。”[⑥] 通过“存存”而“成性”,来进入道义之门,正是先秦儒家“天生人成”的理路,也是《易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