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在期末前如何入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5 08:36:09
1、1日车间领用甲材料3000
2、4日车间领用甲材料2000
3、10日车间领用乙材料3000
4、15日车间领用乙材料4000
5、13日车间发生维修费45以现金支付
6、16日车间发生维修费30元以现金支付。
7、月末生成产成品A产品20件与B产品件40件
现有产品成本明细账一本,里面包含了产品的材料,制造费用及直接人工,分别记录A产品的材料与制造

费用及直接人工以及记录B产品的材料与制造费用及直直接人工。按照产成品分配材料与制造费用。A:

B=20:40=2:3
问题是,不到月末,我就做不成以上1~6号凭证,也就进不了产品成本明细账了(因AB产品成本是分开算)

?如果业务量大了,那所有的工作都会积累到期末?

我想了个解决方法,先不管产品成本明细账,建一个普通科目原材料——甲,原材料——乙及制造费用科

目,发生业务时同时制分录(未分配到AB产品的分录)记入普通明细账本(不是入产品成本明细账),到

期末,汇总原材料及制造费用进行正常产成本结转,同时按A:B=2:3的分配方案,分配出A,B产品各用

材料及制造费用值,然后登记入“产品成本明细账中“得出单位产品价格即可,而产品成本明细账中不在

结转(因前面在普通明细账中已结转)。
这样做对否?

呵呵。你把问题复杂化了。

首先,原材料领用A:B=2:3应该是额定领用数量比。而实际生产中,有可能在生产流程中,造成原材料工废的情况,所以,实际耗用材料数量比并不一定就是2:3,你这一分配原则是有问题的。

实务中,应该建立健全统计措施,在生产A产品的工人领用原材料时,填领用单,单子上就注明为A产品所用。同样,B产品也这样操作。月末时,由车间统计员或文员直接统计汇总数据,你拿领料单财务留存联次,与文员报给你的数据核对,核对统一正确后,做凭证: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A产品
借:生产成本——原材料——B产品
贷:原材料

之所以不象你说的那样平时就做该分录,是因为一般企业的存货计价方法都是按月加权平均。也就是说,出库单价得月末统一结算后才能算出来,这时,你才能根据领料数量算出领料金额。你一笔一笔做账,如何确定你领料的金额呢?

对于制造费用,按2:3的比例在A产品与B产品之间分摊,这是可以的,这属于你们的会计政策。只要合理就行。

例如:当月发生制造费用共50000元,则A产品分配20000元,B产品分配30000元: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A产品 20000
借:生产成本——制造费用——B产品 30000
贷:制造费用 50000
结转后,制造费用月末余额应该为0。

对于大的生产企业来说,每月会有几百笔制造费用单据,有上千笔领料单。如果你每一笔都做一个分录,都分配一下,哈哈,恐怕你要比产线工人忙多啦!
月末只要一次性统计制造费用,将总制造费用一笔按比例转到A、B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就可以了。多简单。
材料也一样,统计一下月耗总量,算一下单价,金额就出来了,一笔分录就转成本里去了。
这样做,还不容易出错,因为是在总量核对正确的前提下做的分录。如果你平时做账,漏做了几笔,或输错了几笔,那月末对账可就头疼啦!你知道你错的是哪几笔吗?要一笔一笔查,一笔一笔找,可就没事找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