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的目的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5 03:09:52

目的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
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晋察冀边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八路军的晋察冀军区、129师、第120师在总部统一指挥下,在河北山西发动了以破袭正太铁路(石家庄至太原)为重点的战役。战役发起第3天,八路军参战部队已达105个团,故中方称此为“百团大战”。本作品亦曾陆续被改编为同名电影。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 ,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 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动 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
  据有关资料记载,从8月20日到12月5日,在历时三个半月的“百团大战”中,我军共进行大小战斗1824次,毙伤日伪军25800余人,俘日伪军18600余人,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食品等;破坏铁路470多公里,公路1500多公里,桥梁、车站、隧道等260余处,使正太铁路停运月余;攻克日伪据点2993个,巩固和扩大了抗日军民占领区。

  “百团大战”的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拖住了敌军进攻西北、西南的后腿,配合了正面战场上的友军作战,遏止了投降妥协的逆流,挽救了时局危机,极大地振奋了全国军民的斗志,坚定了全国军民抗战到底、抗战必胜的信心,成为我国抗战史中最光辉的篇章。

1940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侵略军一面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一面在正面战场上集结重兵,阴谋进犯西南、西北,妄图迫使中国投降。在这紧要关头,为了有力地打击敌人 ,粉碎日军的侵略阴谋,争取华北战局更加有利于我军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形势,八路军从 8月20日起,在华北敌后出动 105个团,约40万兵力,在25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了规模最大的“以彻底破坏正太路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的举世闻名的“百团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