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於忆江南和望江南的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02 14:36:12
忆江南(江南好...)和望江南(闲梦远
从开头两句和其余句子的关系看,两首词在结构上有什麽共同点?结合词简要分析

分析两首词抒情上的不同特点

有很好呵呵

先从诗的格律上来解释

忆江南(白居易)
格律:
○⊙●
⊙●●○△
⊙●⊙○○●●
⊙○⊙●●○△
⊙●●○△
(○平●仄△平韵▲仄韵)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评析】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呆了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应该说,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二年,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要用十几个字来概括江南春景,实属不易,白居易却巧妙地做到了。他没有从描写江南惯用的“花”、“莺”着手,而是别出心裁地从“江”为中心下笔,又通过“红胜火”和“绿如蓝”,【异色相衬】的描写手法,展现了鲜艳夺目的江南春景。
因而江南的春色,在白居易的笔下,从初日,江花(可能是水花),江水之中获得了色彩,又因烘染、映衬的手法而形成了我们想象中的图画,色彩绚丽耀眼,层次丰富,几乎无需更多联想,江南春景已跃然眼前。

望江南

格律:
○⊙●
⊙●●○△
⊙●⊙○○●●
⊙○⊙●●○△
⊙●●○△
(○平●仄⊙平可改仄△平韵脚▲仄韵脚)

李煜

闲梦远,
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
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评析 】
这首词像一幅清疏淡雅的出水画。“千里江山”是远景;满湖芦花,孤舟停泊,是近景。月下楼中吹笛,是画面的主体。船泊芦花深处,体现逍遥自在;月夜吹笛,笛声悠扬,则尽显风流潇洒。“自古逢秋悲寂寥”,而此词盛赞江南秋色,因为这是后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