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易中天的文章《中国的官文化》!!!!!!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5 07:57:33

所谓“官本位”,是指社会价值观是以“官”来定位的,官大的社会价值高,官小的身价自然小,与官不相干的职业则比照“官”来定位各自的价值。如工程师相当于正科级;教授则相当于正县级……
一、称呼:你在大街上撞见一位小得不能再小的官如某某乡党委书记,你不喊他为“某书记”而直呼其名,就是极大的不礼貌。

二、“长文化”的病态蔓延:中国的“长”五花八门,大到首长部长小到村长组长,数得上名号的不下一百来个。

三、无处不在的级别:“官本位”和“级别”是紧密相连的,“级别”是体现“官本位”的最基本方式。

四、接待的等级礼数:上级去某地检查或随访,无论对方的招待如何慷慨,可对方的一把手若不出面陪同就被看成是最大的不礼貌。

五、“知名度”背后的官影:一个人即使没有任何贡献,但只要作了“官”就有了知名度,官做得越大,知名度越高。

六、体现官位的墓志铭:人们认为,做官是人年最大的荣耀和成就,至于对人类文明进步真正有价值的贡献则只字不提。

七、百姓的矛盾价值观:中国的老百姓最怕的是“官”,可他们心底最佩服的也是“官”。

八、政务官的攀高身价:“官”成了装璜门面的“花瓶”和体现最高礼仪的“神祗”,许多场合都少不了请“官”来捧场。

九、大学生择业倾向的变化:今天大学生的第一选择大多是政府机构,那里除了提供稳定的收入、最好的福利和担当最小的风险外,还有机会当官。

十、“挤进去分一杯羹”的大众心理:平民百姓一方面骂官,一方面又热切希望进官场分一杯羹